分享到
作者:于晨 | 来源:搜狐财经 | 时间:2024-01-15 17:53 |
改革春风吹火宗师,黄河路上群商炒股。
岁末年初,王家卫的电视剧首秀《繁花》大火。
这部改编自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金宇澄同名小说的年代剧,一开播便以豆瓣8.2分的高分,成为2024年首部爆款剧。
图源:豆瓣
现象级影视剧的后劲十足,让老上海的“文艺复兴”之风再度席卷。围绕《繁花》所衍生出的经济热潮,可谓是如火如荼。
作为电视剧重要的取景地之一,上海黄河路如今的人气已经取代了之前的武康大楼,成为年轻人争相打卡的新晋网红。
上到近2万元一晚的“繁花同款套房”,下到15元一份的排骨年糕,估计连电视剧主创们都没有想到,这场文艺盛宴竟然能够制造出如此“泼天富贵”。
黄牛说现在3000块抢不到和平饭店的一顿双人餐,剧中同款72号的“英国套房”即便涨到1.68万元一晚,仍然售罄;
以排骨年糕出名的上海老字号“鲜得来”,日前一度刷新开店销售纪录,单日排骨年糕销量高达1000份,销售额高达15万元,创下了历史峰值。
除了“繁花周边”爆火,剧中耳熟能详的“汪小姐”、“三羊”、“繁花”、“不响”等相关商标超200个纷纷被申请。
图源:豆瓣
耗时3年,斥资5亿复刻上海黄河路以及进贤路,高举高打的《繁花》在释放巨大商业价值的同时,也成功地打开了那段通往记忆的大门。
九十年代体制内一个月工资只有三五百,黄河路上一餐饭可以吃掉好几千?
随着剧的热播,#我来证明,繁花拍的是真的#一度登上热搜词条。很多年轻的网友也开始对那个不曾经历过的时代产生了好奇。
网友们翻出家里的老照片,开始回忆那个特殊时代的记忆。
图源:小红书
“93年,我爸去香港买金劳,95年我妈就背上了香奈儿,我们是普通家庭。”
“90年代,我爸的小羊皮1.7W,大哥大2.8W......”
图源:小红书
上个世纪90年代的大上海,经历过的人才晓得,什么叫“有人乘风而起,有人半日归零”。
90年代的上海滩,是中国市场经济风起云涌的十年,也是中国全球开放潮起潮落的十年。
著名的“南方讲话”,终结了那几年的思想论战。
至今人们仍然记得那句:“发展才是硬道理”。
而翻开《繁花》的时间线,那时浦东新区刚刚启动,上交所刚刚成立。
图源:《繁花》
图源:《繁花》
“1984年11月,国家发行了新中国的第一只股票。到了1987年上半年,全上海只发行了四只股票。当时证券交易所还没有成立,买卖只能在西康路101号的柜台。”
《繁花》的故事设定,便是从A股早期的真实发展历程开始的。
在剧中,主人公阿宝靠着股票完成了原始积累,并将自己包装成港商,随后搞起了外贸......
图源:腾讯
那时,人们挤在黄河路,要在最气派的饭店,结识最有头有脸的人物,谈最牛的生意。
对于初次创业的人而言,“一只龙虾,就是一个机会。”
图源:《繁花》剧照
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中国改革开放的黄金时期。
房改、医改、下岗、下海,将大家推向了市场经济的浪潮之中。
一时间,大家都成了大海里的一条鱼,想方设法跃龙门。
有人说,那是一个向钱看的时代,同样也是一个有理想、有目标、有信仰的时代。
机会面前人人平等,抓住了机会就有可能改变人生。
所以,汪小姐在那个时候喊出:“我是我自己的码头”,不会像现在一样被人嘲笑。
图源:《繁花》剧照
天气不会一直好下去的,人不会一直占上风。
时代机遇充满未知和变数,但每个人都相信自己可以东山再起,从头再来。
正如在《繁花》的终极预告中,黑豹的一曲《无地自容》,让人再次感受那个时代的跳动。
王家卫说:“它代表了那个时代无数个阿宝的生命力,激情澎湃,悲喜交集”。
那是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十年,可惜也是前无古人后难来者的十年。
相比人人渴望“上岸”,追求稳定,人们更加怀念那个充满了「生命力」时代。
人人都有空间施展拳脚,人人都可以逆天改命。
/////
而就当费翔在春晚里唱着《冬天里的一把火》,时空折叠处,刘欢在电视上唱起了《从头再来》,曾经被定位工业基地的东北,长达了二十多年的“振兴”之旅。
图源:《漫长的季节》剧照
图源:《繁花》剧照
一片土地回忆起了过去,向未来狂飙;一片土地茫然望着未来,向过去呼号。
辛爽的东北梦是真的,王家卫的上海梦也是真的。
只是我们逐渐意识到,没有一个时代是完美的“黄金时代”。
我们无法回避自己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,但我们却可以选择以何种态度去面对它。
与其沉浸在对过去的怀念和留恋中,倒不如从从中汲取力量和智慧,更好地应对当下的挑战。
无论是往日的辉煌还是阶段性的蹉跎,都是我们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或许只有与自己的“90年代”拥抱和解,才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