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>> 互联网

中美关税战对新兴市场有何影响?

作者:韩子文 来源:钛狐网 时间:2025-04-08 19:32

‌美国在4月继续加税,中方迅速反制,冲突在2025年4月仍在升级,没有结束的迹象。‌

那么中美关税战对新兴市场有何影响?

一、‌贸易转移效应

订单与投资分流

中美加征关税推动部分供应链向东南亚、南美等地区转移,越南、墨西哥对美出口分别增长18%、24%,但美国同步对这些国家加征24%-49%关税,削弱其成本优势‌。

中国对“一带一路”国家出口占比提升至50%,南美、非洲成为农药、机械等行业的增量市场,中农立华等企业通过本地化布局实现稳定增长‌。

新兴市场出口承压

美国关税导致新兴市场整体出口下降,瑞银模型测算其GDP受冲击达0.7%-1.3%,中东欧、东南亚在欧盟报复情景下受冲击最显著(GDP损失1.3%)‌。

跨境电商面临成本攀升,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政策取消,中小商家被迫转向非洲、中东等关税更低的市场。

二、‌供应链重构与区域分化

产业机遇与风险并存

东南亚承接中国转移的消费电子、汽车零部件产能,但美国对越南半导体加税46%,迫使企业调整“转口+本地生产”混合策略‌。

土耳其、波兰因地缘优势成为欧盟替代供应链节点,其信贷利差较其他新兴市场低15-25个基点,抗风险能力更强‌。

资源国与制造国分化

能源出口国(如阿联酋、卡塔尔)因油价波动面临压力,但中国对稀土出口管制推升其战略资源溢价,对冲部分损失。

制造型新兴市场(如印度、孟加拉)受纺织订单回流带动短期增长,但技术升级滞后导致长期竞争力不足。

三、‌资本流动与市场波动

信贷风险与投资偏好变化

新兴市场债券利差扩大至450个基点(超10年均值1个标准差),投资者转向黄金、美债等避险资产,BB/BB级债券收益率溢价攀升50-70基点‌。

中国半导体、新能源产业资本加速投向马来西亚、匈牙利等政策稳定地区,形成“技术+低成本”双轮驱动模式‌。

汇率与通胀连锁反应

东南亚货币对美元贬值3%-5%,输入性通胀压力上升,菲律宾、印尼央行被迫加息抑制物价。

人民币在非洲、中东跨境结算占比增至22%,部分对冲美元流动性收缩对新兴市场的冲击。

总结‌:中美关税战对新兴市场呈现“危中有机”的双刃剑效应,短期加剧出口萎缩与资本外流,但长期倒逼区域经济结构升级。东南亚、中东欧等具备地缘或资源优势的地区更易把握供应链重构机遇,而单一依赖中美市场的经济体将面临系统性风险‌。

 

 

 

 


分享到
免责声明:本文系转载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文章内容仅供阅读,不构成投资建议,请谨慎对待。投资者据此操作,风险自担;旨在传递信息,不代表钛狐网观点和立场。